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129篇
地质学   315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4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松辽盆地深层孔隙流体压力预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文龙  柴文华 《地球科学》2000,25(2):137-142
孔隙流体压力属于流体状态参量, 它是进行盆地动力学分析、油气成藏动力学分析以及油气预测的重要因素之一.孔隙流体压力的预测模式应尽量将各种地质作用对其的贡献考虑进去, 并且, 利用大量的实际地层测试参数与各种地球物理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来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选用神经网络计算技术对松辽盆地深层孔隙流体压力进行了预测, 并对孔隙流体压力的可能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2.
范文龙  董峰  傅雨田 《遥感学报》2014,18(Z1):30-34
针对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制的1500元红外线列焦平面探测器的输出特性,提出了以低噪声运放为核心的信息获取电路和以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为核心的数据预处理的设计方案,实现了驱动电路和探测器的良好匹配,较好地发挥了探测器高灵敏度的特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不仅对系统获得优于50 mK噪声等效温差的高灵敏度成像起到了重要作用,足够宽的量化设计还保证了系统的动态范围和图像的丰富层次.该设计方案已成功应用在一些其他类型的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中.  相似文献   
83.
厂坝-李家沟SEDEX型铅锌矿床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是典型的海底热水沉积(SEDEX型)矿床。矿床地质特征、矿区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内古地热异常与热事件等的综合分析,表明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床的成矿金属元素主要来源于元古界碧口群和志留系白龙江群;多期(包括加里东+海西+印支)构造运动和幅度较大的裂陷发育史,为大量矿质的喷流和聚集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导矿和容矿构造条件;花岗岩类及其他岩类的岩浆活动,不仅导致了地热异常的产生,为含矿热液对流体系形成与运行提供了巨大热源,同时还为区内成矿作用提供了部分矿源和水源。  相似文献   
84.
现有上硬下软边坡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压缩挤出变形的近水平泥岩、页岩基座型边坡变形演化过程,针对倾倒变形的板岩基座型边坡开挖响应研究甚少,本文以西藏玉曲河某水电站厂址边坡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建立符合坡体实际情况的地质结构模型,采用物理试验的方法模拟原型边坡开挖。通过试验揭示上硬下软反倾边坡在开挖条件下的变形响应特征及破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开挖条件下上硬下软型边坡变形破坏过程分为a)下部软岩倾倒弯曲加剧;b)软岩倾倒折断,上部卸荷硬岩沿已有裂隙剪切;c)倾倒软岩滑移,卸荷硬岩剪断岩性分界部位,折断面贯通3个阶段。其变形破坏模式为下部软岩倾倒—上部硬岩剪断组合滑移型破坏;(2)开挖强倾倒区岩体会使下部软岩迅速失稳并促使上部硬岩剪切破坏;开挖引起的反倾上硬下软边坡大变形在短时间内完成,前期变形和能量积累是一个较长的过程;(3)开挖时需避免对坡脚倾倒岩体“大开挖”施工。  相似文献   
85.
基于概念模型的麦田土壤水分动态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仰仁  李松敏  王文龙  孙新忠  韩娜娜 《气象》2010,36(12):102-108
农田土壤水分模拟是农业用水管理的重要依据。以根区土体水量平衡方程为依据,考虑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构建了农田土壤水分变化模拟模型,该模型由作物蒸散量模型、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模型以及水量平衡方程等组成。采用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试验基地2007年和2008年2个年度冬小麦试验资料,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土壤储水量模拟计算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其相关系数达到0.9555;F检验结果达到极显著水平,所建立的麦田土壤水分动态模型可用于作物蒸散量、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和田间土壤水分的模拟计算;计算精度平均达到3%~11%。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描述农田士壤水分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86.
田阳县近50a降水变化趋势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气候倾向率及相关系数分析方法,对站田阳站1959~2008年的年、季降水量、降水日数作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田阳站50a年、季降水量随时间变化总趋势平稳少变,年降水气候倾向率为3.09mm/10a;小雨、中雨量级降水日数气候倾向率呈负值,小雨日数50a趋减9d;大雨以上强降水气候倾向率呈正值,表明强降水日数趋增。  相似文献   
87.
The most fundamental character of lunar soil is its high concentrations of solar-wind-implanted elements, and the concentrations and behavior of the noble gases He, Ne, Ar, and Xe, which provide unique and extensive information about a broad range of fundamental problem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lunar regolith, and proposed that most of the noble gases in lunar regolith come from the solar wind. Meteoroid bombardment controls the maturity of lunar soil, with the degree of maturation decreasing with grain size;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 noble gases would be of slight variation with the depth of lunar soil but tend to decrease with grain size. In additi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noble gases in lunar soil also show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its mineral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s. The utilization prospects of the noble gas ^3He in lunar regolith will be further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8.
欧阳菲  潘法忠 《岩矿测试》1991,10(4):267-270
利用电子探针、能谱仪、扫描电镜和计算机等一整套仪器,对组成矿石样品中有用矿物的含量进行定量统计。既能准确识别矿物又能精确统计各矿物在矿样中的面积百分含量(面积法)。  相似文献   
89.
1980—1982年间,我们在研究滇东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界线时,曾将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过渡地层渔户村组由下至上划分为旧城段、白岩哨段、小歪头山段、中谊村段及大海段,筇竹寺组分为八道湾段和玉案山段等岩石地层单元(罗惠麟等,1982)。经过近10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划分基本合理,并为云南省地矿局区调队及第一地质大队广泛采用。由于八道湾段与新疆乌鲁木齐附近的侏罗系八道湾组重名,罗惠麟等(1990)建议改称为石  相似文献   
90.
通过对相关资料和前人研究的整理、分析,从概念内涵、理论框架、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关键环节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对生态地质勘查的认识。在青海省高原高寒整体自然地理、气候背景下,结合煤盆地地质、生态地质环境敏感问题、勘查开发活动强度等因素,梳理、分类、总结了青海省典型的生态地质环境特征,并由此提出四种典型生态地质勘查模式。最终,基于生态地质勘查视角的传统地质勘查技术方法的实践应用,在经费高效利用、工作效能提高、生态地质环境扰动降低、地质成果最大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